时代仪器 > 时代仪器新闻 >

我国国产高端科学仪器如何脱困


2011年我国科学仪器虽然有所发展,但是高端仪器少、基础技术薄弱、行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国产科学仪器行业发展的瓶颈,那么我国国产高端科学仪器如何脱困呢?

据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上万亿元的科研固定资产投资中,有60%用于购买进口设备,部分领域高端仪器100%依赖进口。业内专家指出,高端仪器少、基础技术薄弱、行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国产科学仪器行业发展的瓶颈。
    
最近两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对我国科学仪器产业发展状况做了专题调研。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科学仪器类进口157.3亿美元,同比增幅35.23%;出口63.41亿美元,同比增幅28.28%,进出口逆差达到93.9亿美元。国产仪器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但高档仪器仍然依赖进口。比如说,我国高校、研究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分析测试中心等装备的科学仪器,绝大部分是进口产品;钢铁、石油、电力等大中型企业在恶劣工作环境中使用的科学仪器也同样如此。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我国大多数科学仪器企业成立时间较短,小型企业占绝大多数,企业研发投入能力弱,产品挤在少数品种上。为求生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竞相压价,减少了利润空间,同时也降低了研发投入的能力。
  
2010年,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子荧光光度计全国销售量约2000台,生产厂家近10家。一台全自动原子荧光光度计的原材料成本在2.5—3万元之间,市场销售价应在7.5万元以上,但有些公司以4万元的低价大量销售。国内企业间的价格恶性竞争损失的不仅仅是利润,同时还丧失了用户的信任。

由于国家科技经费主要投入高校和科研机构,较少投向企业,企业研发经费主要靠自筹。但企业利润不高,研发资金投入较少,很多时候难以进行持续性投入。数据显示,“十五”时期,中央财政投入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的资金合计为218.53亿元,其中投入质谱、光谱等通用科学仪器的资金为0.85亿元,共110个项目,平均每一项的投入强度为77.92万元。
  
截至2010年,正在运行的28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只有3家与科学仪器相关;在总数约350家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直接与科学仪器设备自主研发相关的也不到10家,而且在企业中尚未建立科学仪器研发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八五”以来,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了许多科学仪器研发项目,但由于支持不连续,许多项目完成后,研究团队转向其他领域,承担任务的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尚未形成一定的知识和成果积累,因此无法形成研发基地。
  
科学技术重大成就的取得和科学领域的开辟,往往以科学仪器和技术方法上的突破为先导。这样的例子很多:显微镜的发明,导致发现细胞存在,因而引发了生物学的飞跃发展。1986年,一项发明仅5年的科学仪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迅速获奖的原因,在于它将科学家的视野直接拓展到单个原子、单个分子的水平上。20多年来,STM已经打开了纳米技术研究新领域,成为纳米显微最关键的表征仪器。20世纪以来,诺贝尔奖已经数十次授予从事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仪器研发的科学家。
  
近年来,研究制定战略路线图已成为发达国家极其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英国政府2000年7月发布了英国科技政策白皮书《卓越与机遇:21世纪的科学与创新政策》,根据这项政策,英国科学技术办公室于2001年6月出台了《大型科学设施战略路线图》,并每两年对其内容进行更新,2009年8月公布了新路线图咨询草案。日本政府也有计划地推进其建设,使日本的大科学仪器建设得以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缺乏国家层面战略。这主要表现在政府各部门的资助计划缺乏统筹协调,缺乏宏观布局,缺乏战略设计。从国家层面看,对哪些技术领域是必须争夺的,哪些领域有研究基础,可以在未来几年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等缺乏共识。由于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各计划之间缺乏协调、沟通,造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商品化发展需求存在一定程度脱节;有些关键领域缺乏研发支持,有些领域则存在重复立项,资源浪费问题。
  
创新型科学仪器研发需要几十年持续的积累,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产生也需要科技人员在本领域十年甚至几十年持之以恒的奋斗,而目前科学仪器设备的资助方式以竞争性项目为主,这种资助模式难以形成持续、稳定的投入,科技人员的知识也难以形成持续的积累,科研成果不能得到不断的深化和拓展,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出现严重断层,因此难以产生重大科研成果,已有的科研成果也难以产业化。

设立第三方评价中心,开展科学仪器成果示范,推动国产科学仪器广泛应用;利用政府采购、税收优惠等政策,为国产自主创新科学仪器创造市场;此外,还应落实激励政策,完善科技人员评价指标,促进仪器研发;培育创新型企业,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

阅读本文的用户还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浅谈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市场未来增长点 
如何打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局限 
2011年各国仪器仪表科技政策 
 

里氏硬度计 超声波测厚仪 粗糙度仪 洛氏硬度计 超声波探伤仪 涂层测厚仪 TT100超声波测厚仪 TT220涂层测厚仪 TH140里氏硬度计 TIME1100超声波探伤仪 TIME1120超声波探伤仪
Copyright© 2011  青岛东方嘉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09033164号-1  北京时代仪器销售平台  
青岛地区 电话:0532-86069117  传真:0532-88080607     南京地区 电话:025-52405707  传真:025-52409557